1月百强房企销售仍在探底 业绩规模同比下滑逾3成
2025-06-23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财联社2月1日讯(记者 李洁)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,2023年1月百强房企销售仍在探底。
中指院数据显示,1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总额为4223.3亿元,同比下降31.7%,较去年同期降幅扩大8.6个百分点。
“目前购房者对未来预期依然偏弱,信心是制约新房销售的一大症结。其次春节周房企推盘积极性普遍不高,房企在一二线城市更多是以续销项目为主,新推盘主要在较低能级的城市。”国盛证券分析师金晶表示。
克而瑞一位分析师表示,预计短期内,市场的供求和成交不会出现明显转暖的迹象,整体销售将保持低位运行。
1月不同梯队房企销售金额均同比呈现较大幅度下滑。据国盛证券统计数据,从2023年1月操盘口径销售金额来看,跌幅最小的是TOP11-20房企,同比下降19.9%;TOP10房企排名第二,同比下降21.2%;跌幅最大的是TOP21-30房企,同比下降50.5%。
从销售金额看,1月,保利发展、万科、碧桂园、华润置地、招商蛇口位居前五,销售额分别为295亿元、278亿元、270亿元、160亿元、158.5亿元,其中保利发展行业排名升至第1位,招商蛇口升至行业第5位。
“目前的行业形势下,央国企及部分优质民企发展韧性较强、中小房企竞争力不足,2023年房企格局将继续分化。”上述克而瑞分析师称。
拿地方面,百强房企投资力度亦呈下行态势。中指院数据显示,2023年1月,百强企业拿地总额591亿元,同比下降29.4%。从新增货值来看,绿城中国、广州润川房地产开发、中关村发展占据榜单前三位。
“地方国企仍是拿地主力。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中西部等区域拿地金额占据前两位的房企均是地方国企,表明当前地方国企仍是拿地主力,也预示着2023年土地市场,地方国企仍将担当重要角色。”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。
业内人士认为,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,2023年或将是房地产重启的一年。
2022年末,中央层面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、提振市场信心。房地产行业信贷、债券、股权“三箭齐发”,全面支持房企融资,纾困方向也从此前“保项目”转换至“保项目与保企业并存”。
2023年以来,各地持续落实“因城施策”。据中指院统计,截至1月31日,1月已有50省市(县)出台政策53条,降成本措施传导加快,已有近20城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%以下。
金晶认为,当前阶段需要政策多方面发力,预计后续会出台更多需求端的政策,去推动需求释放,包括但不限于一线核心区四限政策的打开、调整房屋套数的认定、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调降等。
“对房企来说,虽然2022年末以来市场融资环境有所改善,房企融资渠道更加通畅,但长期来看,其运营改善的核心还是在于销售端。”上述克而瑞分析师称。
上述克而瑞分析师进一步表示,房企一方面要耐心等待预期修复、需求端改善,市场筑底回升、销售回款得到保障;另一方面,其他规模房企也应保证货量供应,积极营销、促进去化及回笼现金。


猜你喜欢

Shokz韶音成为Garmin佳明亚太区合作伙伴,携手激发探索潜能


8月23日深圳华强涨停分析:华为海思,华为产业链,深圳本地股概念热股


上海家化(600315)7月29日主力资金净买入51093万元


4月28日华正转债上涨064%,转股溢价率652%


哈尔滨银行净利润大增22%,却深陷“仙股”泥潭


深圳新星(603978)1月1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4840万元


大举买买买!股票私募,仓位创年内新高


配资查查:揭秘配资行业的潜规则与风险防范指南


2024年3月3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萝卜价格行情


深圳股票配资系统开发:撬动财富杠杆的利器


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 京东体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员工数约37万人


通业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:“基于机车的空调系统及空调机”

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,提了40多次“改革”

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:加快制定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


突如其来的一击!市场紧张的一周迎来“恐慌”结尾 风险资产遭猛烈抛售


保供稳价护航粮食市场


平安美国运通Safari卡焕新升级:以亲子权益为支点,撬动家庭全生命周期服务


东京8月通胀加速升温 日本央行加息稳了?


中国卫生集团(00673)5月2日起短暂停牌 待公布内幕消息


关税令美股两天蒸发逾5万亿美元 经济衰退风险增大
